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迎来教育部“大考”

更新时间:2018-11-16

来源:厅科技处

分享:

×
打开微信,扫一扫,轻松分享

20181115064532628.jpg

  11月14日,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接受教育部建设绩效评估。这是该中心在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5年后,迎来的首次全面检验。

  20181115064548766.jpg


协同创新,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咖”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是在省政府主导下,由河南农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省农科院、河南科技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北京奥瑞金种业、河南永优种业、河南平安种业等企业,共同作为协同体单位共同组建而成。

  2013年5月,该中心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认定为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使得河南高校首次出现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成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里程碑事件。

  该中心在汇集郭天财、许为钢、茹振刚、卞科等省内知名农业专家的同时,还依据重大协同创新任务需求,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程顺和院士、袁隆平院士和美国玉米遗传学会前主席Thomas P. Brutnell教授分别担任中心小麦、水稻和玉米首席科学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国家杰青获得者张爱民、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张佳宝等粮食作物科技创新人才担任岗位专家,显著提升了协同创新能力。

  5年来,显著提升了我省在粮食作物方面的科研攻关能力。中心岗位专家业务骨干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卞科教授主持修订的“ ISO7970:2011小麦-规格”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中心还汇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400多项,总经费4.8亿元。

20181115064607785.jpg

  

产学研结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智力支撑

  副省长霍金花在出席评估汇报会上说,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小麦、玉米、水稻产前、产中、产后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展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信息融合、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储藏与加工协同攻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中心在长葛市建设了三万亩现代农业试验区,探索出“地方政府主导、中心技术支撑、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政产学研用产业化经营协同运作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试验区内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100%,生产管理精准化达到10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3%。全国政协、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先后在试验区召开现场会。

  在此基础上,中心选择方城县进行辐射,并协同鹤壁市、滑县、温县、西平、光山、原阳等市(县)地方政府,采用“政府主导+‘2011计划’科技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构建了粮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心圆”模式,创造了区域高产典型,实现项目区粮食持续增产。

  与此同时,该中心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组织实施了“百名教授千名学生”科教服务粮食生产行动计划,参与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粮食科技增产行动,并举行各种技术培训班,加速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引领和支撑河南粮食增产增效。


  催生聚合效应,完成了主要任务和考核指标

  当天,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听取了该中心建设成效汇报,并进行了现场考察。省委高校工委、省财政厅、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评估汇报会。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说,政府的强力支持激发了增倍效应,国家“2011计划”组建和推进产生了“1+1>2”的效果。重大需求牵引催生了聚合效应,各协同单位、全国全省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中心,形成了全产业链条的协同,为支撑河南粮食十五连丰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不竭动力。中心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形成了蝶变效应,在全校乃至全省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建设中发挥了头雁作用。

  专家组经过认真的评估和评议,反馈了评估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要求,建立了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和管理运行体系,在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规划所明确的主要任务和考核指标。

  同时,专家组也对未来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新政策、新办法,从更高层面支持中心建设;同时,中心要进一步加强战略领军人物和青年骨干的培养。专家组还表示,鉴于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取得的良好成效,将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对协同中心继续给予滚动投入,并将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体依托学科——作物学纳入国家一流学科的建设序列。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尚杰  通讯员:郭治鹏 周红飞